红网长沙2月7日讯(潇湘晨报记者 刘双)大过年的,孩子想玩下自己的手机,相信很多父母都不会拒绝,毕竟是春节放假期间,也得让孩子放松下嘛。
然而,就在这种情况下,湖南的3个熊孩子下载网络游戏,用父母手机中的微信和支付宝充值买装备,“一不小心”分别花了父母数千元钱。
“想都想不到,我问了孩子,他说是买了什么‘宝石’,不知道怎么就点进去了。”2月6日,宁乡的周先生说,除夕前一天,儿子拿妻子的手机下载了一款叫“部落冲突”的游戏,几小时就花了6100多元钱用来买“宝石”,然后用宝石买装备。与周先生有类似经历的还有怀化的饶女士、长沙县的何女士。他们春节前后因孩子玩游戏,损失都达数千元。
案例一
几小时就花了6100多元
大年二十九,宁乡的周先生和妻子忙着准备年货,妻子的手机放在一旁,他们8岁的儿子小明(化名)就顺手拿过去玩起了游戏。
“他平时也不怎么玩游戏,大过年的,想着就让他玩下。”周先生介绍,小明下载了一款叫“部落冲突”的游戏,玩了几小时。
大年三十,周先生发现卡里的钱少了6100多元。随后,他查询,得知了这笔钱的去向。原来,小明在玩“部落冲突”时,通过母亲支付宝绑定的银行卡充值。支付宝的记录上,收款人是深圳的一家游戏公司。
周先生告诉记者,回家后,他询问了小明,但小明也不知道怎么就花了那么多钱。他说明后,小明都“急哭了”,这时才知道买“宝石”是要花钱的。“说是点了什么东西,我一看都是买的‘宝石’,少的有几块钱,多的有600多。”周先生说,妻子手机上还有几笔费用未支付成功,有两三千元。
“几个小时就莫名花了6100多块,确实不可思议。我觉得游戏公司监管不到位,这么小的孩子对游戏充值或者钱,其实是没什么概念的。”周先生说,自己最担心的是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。“毕竟是未成年人,总要限制一下,否则发展下去就太恶劣了。”
案例二
还房贷的钱被儿子买了装备
“我也不懂,平时不玩游戏,不是损失了这么多钱,还不知道会有这种事。”同样被孩子“坑”的,还有怀化的饶女士。
饶女士的儿子小熠(化名)今年15岁,正读初二。大年初二这天,小熠提出想玩下手机,饶女士心想大过年的,就让孩子放松下,便没有拒绝。让她没想到的是,儿子在她手机里下载了一款叫“英雄联盟”网络游戏,5天时间里,就花去了6025元。
“都是用来买什么装备了。”饶女士介绍,大年初八,她去交房贷,刷卡才知道钱少了。“我预先存了1万块钱,发现里面少了6025元。”之后,她也是查账单才发现了这个“秘密”。
“一共消费了20次,单笔有15块、20块的,也有700元、1000元的,一共是6025元。”饶女士说,这些钱都是通过微信绑定的银行卡支付出去的,显示为“微信极限充值”。一问他,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,说上面显示抽奖,就点了一下。“这些钱都是我攒下来准备付房子的钱,现在都不知道能不能追回来。”
案例三
大半年的工资被儿子充值了
说起儿子用自己手机充值手游的事情,长沙县的何女士有些激动。她的儿子小华(化名)今年11岁,在读小学六年级。春节期间,小华拿着她的手机玩游戏,花了3000多元钱。
“有时我去做饭,把手机放在边上,他就自己拿着玩。”何女士发现,去年8月儿子就用自己手机给游戏充值,那次花了8000元。春节期间,儿子又拿她手机充了两次,一次1000多,一次2000多元。
何女士介绍,自己是一名销售员,每月工资2000多元,这一万多元是她大半年的工资。最近,她发现卡里的钱不翼而飞了。“当时就吓到了,卡在我身上,钱也没动过,手机也没收到过任何支付信息。”何女士到银行查询,才发现是儿子玩游戏花的。
小华告诉记者,自己充值的游戏包括枪战英雄、生死狙击等。“第一次我充了几块钱,发现妈妈的微信零钱上没有变化,以为是免费的,就又充了2000元。”他坦言,自己曾看过妈妈输支付密码,就记住了。
“我一直以为是不要钱的,后来知道后很后悔。”小华说,自己已经向妈妈保证,以后再也不玩网络游戏了。
律师说法
家长有权要求商家予以退费
湖南万和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健表示,依据《民法通则》第十二条规定,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,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、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;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,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。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,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。
此事中,小明等人未经父母同意,将父母所有的大额财产进行充值,并且目的为非生活学习必需的网络游戏,他们的行为都应当是无效的民事行为,家长有权要求商家予以退费。
李健认为,当前网络游戏充值过于简易,容易诱导未成年人进行大额消费,相关部门应规范网络游戏充值,如增加实名验证、消费提醒等。
新闻地址:
http://hn.rednet.cn/c/2017/02/07/4206263.htm